网站地图
  1. 读书与感悟

邓宁-克鲁格效应(Dunning-Kruger effect,达克效应)

达克效应,指越聪明的人反而觉得自己越愚蠢,越愚蠢的人反而会觉得自己越聪明。

邓宁-克鲁格效应(Dunning-Kruger effect,达克效应)
1999年,心理学家邓宁和克鲁格在论文《论无法正确认识能力不足如何导致过高自我评价》中做了一项研究:在一群大学生中,做不同的测试,然后让他们做出自我评价。结果显示,测试成绩最差的那群人,反而认为自己名列前茅。

这种现象,后来就被称为邓宁-克鲁格效应(Dunning-Kruger effect),简称达克效应。

那些深受达克效应影响而不自知的人,大多属于智慧的第一阶段——“愚昧之山”。所谓愚昧之山,就是愚昧的人往往处于自信的巅峰。

pic4.zhimg.com/80/v2-4bf30a8212b3184988d8f1ff309b0a4b_720w.jpg

我想每个人都听到过这些论调:
「我上我也行。」
「我虽然没试过,但这个一看就很简单。」
「我已经学会了(用时一分钟),我现在已经强于大多数人了。」
「这项研究绝对是错的,因为我周围都是XXXX」
「专家们都没脑子,只要XXXX(通常为一个步骤)事情不就解决了吗?」
「当XX职业(摄影师、职业玩家、歌手、程序员等)很简单,不就是XX(照个相、打个游戏、唱个歌、粘贴复制等)就行了?」

很显然,如果我们仔细推敲,就会发现这些话基本上都是盲目自信、漏洞百出的。

是什么导致了人们普遍的盲目自信呢?

实际上,我早在《为什么说,与人争辩是毫无意义的?》一文中就早已对此做过详细解析:人的思维有一个特点,就是无法凭空想象自己从未见识过的事物。

所以,就正如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这句成语所言,因为眼界所限,他们往往看不到远方的危险和障碍,而他们又不可能凭空想象到天究竟有多高,地究竟有多厚。而由于他们的无知,导致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无知的。那么,在没有被现实撞的头破血流之前,他们自然就会有一种“舍我其谁”的极度自信。

这正是达客效应中,愚蠢者却反而认为自己聪明的原因。

一般来说,阅历越少,这一点也就越发明显。如果我们跟小朋友们打交道,通常会发现,他们都对自己的所知甚少的粗略见识显得极度自信,甚至可以说是极度膨胀:他们普遍认为自己在某方面可以排在世界前几名。

随着阅历增加,人的这种极度自大会有所收敛,但是也并不会消除。

直到某一天(这一天也有可能永远都不会到来),一个这样的盲目自大者突然遇到了真正的强者,这个强者的做的某件事,颠覆了他的世界观,将他的盲目自信和骄傲自大顷刻间摧毁殆尽。

例如,一个人可能一直自认是象棋高手,直到一个真正的高手只用一半棋子就将他轻松完虐;一个人可能一直自认是篮球高手,直到被一个真正的高手只用单手就将他打败;一个人可能觉得自己成绩优异,结果被一个真正的学霸用满分直接碾压;一个人可能自认工作能力超强,结果发现在相同条件下一个新同事的业绩却超越自己数倍。

这时,在无比残酷的事实面前,他会有两个选择:

1、他会逃避,会把失败归结到客观因素,认为是运气或者其他客观因素导致了自己失败。在这种情况下,即使后来还会有无数次失败证实只是他个人的能力问题,他也会拒绝认清现实,近乎永远的逃避下去。
于是,他就滑入了“逃避之渊”。终身都难有成就。

2、他发自内心的认识到,过去的自己是一个十足的蠢货。
随着他承认了自己是一个蠢货,他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,并第一次主动睁开眼睛探索世界。
而随着他的愈加深入的探索,他将会愈加发现自己的渺小和无能。他将会发现,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。他的能力放眼世界来看,根本就弱到不值一提。

这时,因为他充分了解到了世界的巅峰,他将陷入对自己渺小能力的无限绝望,他自然就会在某些事情上表现的非常谦逊。

这也是达克效应中聪明者却反而觉得自己愚蠢的原因。

这时,他实际上就处于智慧的第二阶段:“绝望之谷”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痛苦和绝望探索后,他将会在某一天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(同样的,这一天也有可能永远不会来临),于是,他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希望,就如同漂流海上的人看到陆地,沙漠迷路的人看到绿洲,他会拼尽全力的抓住这一希望,全力提升自己。

这时,他的这种执念会让他的能力得到急速提升,自信水平也开始随着能力提升,谨慎而缓慢的回升,他也就进入了智慧的第三阶段:“开悟之坡”。

这一阶段,人的能力是稳步提升的,虽然自信可能还会因为遭受新的打击而重回绝望之谷,但是,总体而言,能力是一直稳步提升的。

pic2.zhimg.com/80/v2-ebb593e47f0a911a0a27b5ac9973aa09_720w.jpg
我们纵观三个阶段,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,无论是处于智慧的何种阶段,改变的关键点都只有一个,那就是认知。一个人能否(或愿意)认清现实,才是一个人能否进步的真正关键所在。

由此可知,对于一个人来说,最最重要事情,有且只有一个,那就是:见多识广。(教育的意义正在于此)

见多识广,既是一个人认清自己的唯一途径,更是一个人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。无论是处于何种目的,只要一个人寻求进步,那么就一定要保持开放的心态,去主动吸收尽可能多、尽可能广的见识。而选择(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)闭着眼睛活在自己小世界的人,则注定是永远愚昧和无知的。

附录:测试自己的见识是否合格。

问题一:你是否洞悉一年内你圈子内发生的重大改变?
问题二:你是否洞悉国内一年内发生的重大改变?
问题三:你是否洞悉世界一年内发生的重大改变?
问题四:你是否洞悉其他专业领域(至少一个)一年内发生的重大改变?

回答一个“是”得1分。

0分:你实际上一无所知,现在的你愚昧、无知、自大。
1分:你有常识,但仅此而已。因为不知道什么原因,你停止了主动学习。
2分:你的见识勉强合格,因为你正在主动学习。但是由于你没有足够动力,所以你的思维也不会和普通人有本质上的区别。
3分:你见识超群,你的思维已经和普通人产生了本质上的区别,你拼命学习必定因为是有足够的动力。这个动力很可能来源于绝望之谷。
4分:人的精力有限,能做到这一点的人,除了有超群绝伦的求知欲外,还必定掌握了特别的专业级信息获取方法。所以,能同时做到这两点的人,要么是新闻工作者,要么是真正大师级人物。

(转自: 目田青年)

原创文章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www.allchipdata.com/archives/917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